查看原文
其他

阳刚的美和阴柔的美---美学十讲(27)

2016-06-08 赵士林文集

        鲁迅曾说:无情未必真豪杰,怜子如何不丈夫。儿女情长未必就英雄气短。阳刚的美和阴柔的美非但不矛盾,甚至可以互相辉映。豪放派的苏辛有妩媚,婉约派的柳永也有悲壮。

        苏东坡有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”,也有“明月如霜,好风如水,清景无限”;辛弃疾有“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”,也有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”。柳永有“今宵酒醒何处,杨柳岸,晓风残月”,也有“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”。李后主有“离恨恰如春草,更行更远还生”,也有“四十年来家国,三千里地山河”,……

        十八世纪德国大文豪席勒说得好:美使我们和世界合成一体,崇高使我们凌驾于世界之上。

         阴柔的美,深情款款,一笑百媚,所谓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,情与貌,略相似”,物我同一,物我两忘,我们的灵魂和它融为一体。你听一曲渔舟唱晚,你听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,你看波提切利的《维纳斯的诞生》,你看齐白石的小虫小草,你走进江南园林,获得的就是这种感受。 


        阳刚的美,或者说崇高的美,惊心动魄,荡气回肠,令我们心生敬畏,也令我们的灵魂升华,如同庄子所说:“乘云气,骑日月,游乎四海之外”,骑着太阳和月亮,腾云驾雾,做航天飞行,仿佛站立在宇宙的峰巅,凌驾于世界之上。你面对崇山峻岭,领略大漠风沙,身临悬崖峭壁,仰望灿烂星空,获得的就是这样的感受。

最美的境界当然是阳刚和阴柔的统一,崇高和优美的交融。

        古话说:端庄杂流丽,刚健含婀娜,就是阳刚和阴柔的完美统一。你看那些女警、女兵穿着警服、军服,为什么总觉得她们有一种格外迷人的风姿?就因为她们的婀娜体态、流丽身段,装点上端庄、刚健的警服、军服,恰好体现了端庄杂流丽,刚健含婀娜,体现了阳刚和阴柔的交融,于是产生一种英气逼人的美。

        生活中阳刚和阴柔的统一是最亮丽的风景线,艺术中阳刚和阴柔的统一更焕发一种跌宕起伏,回环流转的艺术魅力。

陆游的词《秋波媚》,那是典型的英雄气伴儿女情。兼收阳刚和阴柔之美:

秋到边城角声哀,烽火照高台。

悲歌击筑,凭高酹酒,此兴悠哉!

多情谁似南山月,特地暮云开。

灞桥烟柳,曲江池馆,应待人来。


         这首词上半阙慷慨悲壮,抒发诗人壮志未酬的爱国情怀,充满英雄气,体现了阳刚之美;下半阙温柔婉转,儿女情长,流露出绵绵思念,体现了阴柔之美。


         最能体现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交融的艺术作品,是我们都熟悉的《米洛岛的维纳斯》,也就是《断臂维纳斯》。谈到这件堪称艺术丰碑的古希腊雕塑,俄罗斯十九世纪大作家屠格涅夫有一句名言:《米洛岛的维纳斯》比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更不容怀疑。这话是什么意思?屠格涅夫的意思是,《米洛岛的维纳斯》这件艺术作品无上地体现了“人性的尊严”,从捍卫人性尊严的角度看,它焕发的美比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更有力量。那么,这件艺术品美在何处?她的美为什么会焕发出这种力量?你看这位半裸的女性,一方面优美、沉静,典雅,身段转折有致,毫无装腔作势,也没有盛气凌人,令人只是感到亲切、愉悦,生动地体现了阴柔之美。另方面,她又坦荡、庄重、矜持,大方,甚至很雄伟,自然地流露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,这就体现了某种崇高感,也就是阳刚之美。


        这座雕像完美地展示了希腊雕塑特有的崇高和优美的融合,典型地体现了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对古希腊雕塑的赞颂:“高贵的单纯,静穆的伟大。”乃至19世纪雕塑大师罗丹面对这座雕像,也由衷地赞叹说:“神奇中的神奇!”

        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结合,崇高和优美的统一,不仅是一种最高品位的审美追求,也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。

------

小编点评:维纳斯之所以成为艺术巅峰,就是因为她没有手和丰满的胸,因为她的手无论放哪里都是影响主体的,她的胸无论多性感都是影响整体的。

生命和艺术一样,我们花太多精力去,琢磨手---那些细枝末节,而非本真,琢磨胸---代表着欲望和诱导的东西。没有去体会这个人----我们生命的本身。 


维纳斯(拉丁语:Venus)是爱神、美神,同时又是执掌生育与航海的女神,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阿芙罗狄忒(Aphrodite)。拉丁语的“金星”和“星期五”等词都来源于他。维纳斯是从海里升起来的。据说世界之初,统管大地的该亚女神与统管天堂的乌拉诺斯结合生下了一批巨人。后来夫妻反目,该亚盛怒之下命小儿子克洛诺斯用镰刀割伤其父。乌拉诺斯身上的肉落入大海,激起泡沫,阿芙罗狄忒就这样诞生了。希腊语中“阿芙罗狄忒”的意思就是泡沫。


桑德罗·波提切利(Sandro Botticelli;Alessandro Filipepi,1445—1510)是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,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。他画的圣母子像非常出名。受尼德兰肖像画的影响,波提切利又是意大利肖像画的先驱者。

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